尽管当下的主机市场不乏优质游戏作品登场,但若将“独占阵容”作为衡量平台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之一,PS5目前的表现恐怕难以令人满意。近日,外媒Tech4gamers对比了索尼三代主机的独占游戏数量,并指出PS5在这方面远远落后于前两代PlayStation主机。
根据该媒体统计,PS3时代共推出了177款独占游戏,其中不乏在玩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,如《神秘海域》系列、《最后的生还者》初代、《恶名昭彰》、《战神3》等,几乎奠定了索尼在游戏行业独占内容方面的金字招牌。彼时,“买主机就是为了这些独占大作”几乎成了玩家间的共识。
而到了PS4时代,虽然独占作品数量有所缩减,但依然保持了一定的产出规模,共计有60款独占游戏问世。其中,《地平线 零之曙光》《漫威蜘蛛侠》《血源诅咒》《战神(2018)》等作品不仅延续了索尼独占的强劲势头,更以其优质的游戏性和视觉表现,进一步巩固了PS平台的品牌影响力。
然而到了PS5时代,这种局面却出现了明显反转。截至目前,PS5原生独占游戏的数量仅为13款。这个数字不仅大幅低于前两代主机,与PS4相比少了将近五倍,和PS3相比更是缩水近十倍。这一变化不禁令人担忧——一个以独占游戏闻名的主机品牌,为何在最新一代产品上出现了如此明显的断层?
更令人遗憾的是,在这为数不多的13款独占作品中,大部分都并非全新IP,而是已有系列的续作或重制版。例如《恶魔之魂 重制版》《瑞奇与叮当:时空跳转》《GT7》等,虽然品质普遍不差,但在新鲜感和市场刺激力上难与PS3、PS4时代的独立创新作品相提并论。
外媒指出,目前PS5已经进入生命周期的中段,按照过往主机产品的节奏来看,接下来的时间将是决定平台成败的关键阶段。但如果索尼在独占内容方面仍无法拿出更有力的作品阵容,未来几年或将面临用户忠诚度下降和平台吸引力弱化的风险。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跨平台战略和服务型游戏的兴起,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倾向于将自家作品覆盖多平台,以扩大用户基础并最大化收益。对于索尼而言,这虽然是市场环境变化所致,但作为昔日以独占打天下的品牌,如何在保留平台特色的同时顺应潮流,显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。
从玩家的角度出发,不少人购买主机正是看中其“独有体验”。而当这种差异化优势不再明显时,选购平台的理由自然也会削弱。如果未来PS5仍无法在独占内容方面拿出更多令人惊艳的作品,那么即使硬件性能再强、功能再全,也可能难以撑起昔日PS平台在玩家心中的地位。
虽然PS5依旧有其市场基础和用户口碑,但独占内容的明显下滑已成为绕不开的问题。接下来索尼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,是否会在生命周期后半段发力补强独占阵容,将直接影响到这台主机最终的市场评价与历史地位。